设计史的研究对象广泛而多样,它不仅关注设计本身,还涉及到设计背后的文化、社会、技术和经济等多个方面。以下是设计史研究对象的详细说明及案例:
-
设计作品与设计师:设计史研究的第一对象是设计作品本身,包括平面设计、产品设计、建筑设计、时尚设计等各个领域。同时,设计师的生平、设计理念和方法也是研究的重要部分。

- 案例:比如,研究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密斯·凡·德·罗(Mies van der Rohe)的作品,如玻璃之家(Farnsworth House)和纽约西格拉姆大厦(Seagram Building),以及他的“少即是多”(Less is More)设计理念。
-
设计风格与流派:设计史研究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和流派,如现代主义、后现代主义、斯堪的纳维亚设计、包豪斯设计等。
-
技术与材料:设计史关注设计作品所采用的技术和材料,以及这些技术和材料如何影响设计的发展。
- 案例:研究20世纪中叶塑料技术的发展对产品设计的影响,如埃姆斯夫妇(Eames)设计的塑料椅子,这些椅子因其轻便、耐用和可生产性而广受欢迎。
-
社会与文化背景:设计史研究设计作品背后的社会与文化背景,包括政治、经济、宗教等因素。
- 案例:研究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消费文化对产品设计的影响,如当时的汽车设计强调速度和奢华,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乐观情绪。
-
设计与市场:设计史研究设计作品的市场接受度、消费者行为和设计营销策略。
-
设计教育与培训机构:设计史研究设计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变迁,以及它们对设计行业的影响。
- 案例:研究伦敦中央艺术与设计学院(Central Saint Martins)的历史,以及它如何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设计师。
-
设计与可持续发展:近年来,设计史研究开始关注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,包括环保设计、绿色设计等。
- 案例:研究荷兰设计师菲利普·斯塔克(Philippe Starck)的环保设计理念,如他的“Juice Squeeze”环保水瓶,以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。
-
设计与全球化:设计史研究设计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、交流和影响。
综上所述,设计史的研究对象涵盖了设计作品、设计师、设计风格、技术材料、社会文化背景、市场、教育等多个维度,它们共同构成了设计史的丰富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