链路层,也称为数据链路层,是OSI模型中的第二层,负责在相邻的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传输服务。链路层网络通常分为三个层次:物理层、数据链路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。下面我将详细说明这三个层次,并提供相应的案例。
- 物理层
物理层是链路层网络中的最底层,它负责在传输介质上传输原始比特流。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建立、维护和终止物理连接。物理层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:
案例:以太网(Ethernet)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层技术,它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,采用曼彻斯特编码进行信号编码。
- 数据链路层
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之上,负责将原始比特流组织成有结构的数据帧。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:
案例:HDLC(高级数据链路控制)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,它将数据划分为帧,并采用CRC进行错误检测。
- 介质访问控制层
介质访问控制层(MAC层)是链路层网络中的最高层,它负责在多个网络设备之间分配和协调对传输介质的使用。MAC层的主要功能包括:
- 地址解析:将网络层地址(如IP地址)解析为链路层地址(如MAC地址);
- 媒体访问控制:采用CSMA/CD(载波侦听多路访问/碰撞检测)等协议,协调多个设备对传输介质的使用;
- 碰撞处理:在发生碰撞时,采用退避算法等待一段时间后重传数据帧。